华为影像大赛颁奖盛典举行:以情感为纽带 展现品牌温度
2025-01-17 07:15:35 编辑:www.kaiyuncom11月27日,温暖的世界——2024华为影像大赛颁奖盛典暨年度影像展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历时131天,共吸引来自86个国家与地区的用户参与,投稿数量超越65万件。大赛最终评选出69件获奖作品,通过多样化的观察视角与表现手法,展现世界各地的温暖、宁静和明亮,传递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和力量。
同时,温暖的世界·华为影像XMAGE年度大展也于同期举行,超300组精彩作品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亮相。展览精心构建了包括“瞬间”“面孔”“远与近”“你好生活”等在内的七大展区,从11月27日起,持续至11月30日,旨在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欣赏大赛佳作的宝贵机会。
在颁奖盛典上,华为终端BG CEO何刚的致辞引发与会者和观众的共鸣。他着重提到,“我向今晚的获奖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向陪伴华为影像一路成长的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谢,更向整个移动影像时代的创作者们致敬,是你们让华为影像超越了记录生活的工具本身,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共筑温暖的世界!”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说颁奖盛典像是一座闪耀舞台,将创作者们精心雕琢的结晶一一展示在众人面前,那么华为自身的品牌形象,则在潜移默化间如春风化雨般浸入更多消费者心中。
华为希望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在推动后者成为放大温暖瞬间的窗口。我们正真看到,华为身为在科技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品牌,敏锐地察觉到影像作品中潜在的情感宝藏,并通过种种渠道展示这些饱含情感的影像作品。
在华为的助力下,跨越地域与阶层的界限,品牌温度得以广泛传递。这份温度超越了传统商业宣传的范畴,它植根于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真挚共鸣之中。华为通过其平台,激励并促进了全球创作者分享那些触动心灵的故事。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题材广泛多样,不仅捕捉到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片刻,还展现了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同时深入刻画了世间百态。这些作品蕴含着纯粹而宝贵的情感,引发了人们之间强烈的心灵共鸣和深刻的情感共鸣。
透过华为手机的镜头,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的瞬间被一一捕捉,转化为一幅幅触动人心的影像。这些作品不单单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与共鸣,它们见证了生活中的爱意、关怀、感动、探索与希望,成为了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华为深知,影像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传递最真挚的情感,因此,它从始至终坚持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每一位用户,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镜头,记录下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华为在2024年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以“美美与共”为指引,开启了移动影像美学的新篇章。华为Mate 70系列作为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全新升级了XMAGE色彩风格,将东西方艺术精髓巧妙融合,以还原真实色彩为基础,精心打造出“鲜艳”与“明快”两大风格,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更让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美学的探索者、实践者与传播者。
在移动影像持续向前的蜕变征程中,华为始终坚定前行。而回溯华为的探索历程,其在移动影像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大事件。
2017年,华为举办首届全球影像大赛,开创中国市场手机品牌探索移动影像文化的先河。至今,大赛面向全球已连续举办8届。同时,华为还通过全球巡展、定期输出移动影像趋势报告、全球社区活动、学院学堂等方式,积极推动移动影像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交流,展现了全球影响力与引领力。
这也让华为品牌在全球影像文化中占据着引领地位,并带来长久且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华为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每一步,都饱含情感温度,充满亲和力。
华为影像XMAGE正以前所未有的极致技术与体验,激发全球消费者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鉴赏力,使每一幅作品都蕴含超越表面的深邃力量。今年,华为发起的“温暖的世界”全球影像巡展,将影像的力量播撒至世界各个角落,开启影像艺术的新篇章。
华为始终秉持打造富有温度的品牌理念,将影像技术创新转化为用户表达自我、挥洒创意的强大助力,通过温暖这一核心旋律,成为了能够触及心灵深处、携手共进的温情伴侣。(李淼)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所有的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以此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后备人才。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年来首次修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新变化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目前参数水平最高超导直线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藏粮于技,科学技术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怎么样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能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能够迅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习指出:“中国格外的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AI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新动能。随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层次地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