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aiyuncom电话

首页 > 案例展示

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

发布日期2024-07-15 07:17:19 编辑:www.kaiyuncom

  日本钢铁工业崛起并成为全世界钢铁工业强国,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80年代,甚至是在1960~1980年这短短的20年时间内。

  1980年,日本的粗钢产量达到1.11亿吨,首次超过美国的1.01亿吨,成为西方国家中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并从始至终保持至今。

  从1951年日本钢铁工业开始实施第一个“工业合理化”算起,到1973年日本粗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不过用了23年;到1980年日本粗钢产量超过美国,不过用了30年时间。

  日本钢铁工业是如何从废墟中崛起,并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内就成为全世界钢铁工业强国的呢?

  日本在钢铁产量最高的1943年,粗钢产量在全球的占比也仅有4.7%。日本在二战中能把中国打得那么惨完全是因为中国的工业能力更差。

  日本的钢铁生产技术严重依赖欧美发达国家,大量的钢铁设备也是从欧美进口的。

  日本为掠夺中国资源在鞍山建立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厂,大多数设备也是从美国、德国进口。

  1946年日本的粗钢产量只有56万吨,仅相当于历史顶配水平1943年765万吨的7.3%。

  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原料不足,全日本只有3座高炉、22座平炉生产,仅相当于原有设备的十分之一。

  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政策从严厉打击转变为大力扶植。

  日本政府充分的利用这个有利时机, 首先抓紧农业和轻工业的恢复, 并很快就把钢铁工业放在重点位置上。

  1946-1950年整个恢复时期钢铁投资总额达137亿日元, 其中靠政府供给的就占其外部资产金额来源的68%以上。

  与此同时, 日本政府还对钢铁部门的原料和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制度。从1947年7月到1950年末, 补贴总额高达916亿日元, 是同期钢铁设备投资总额的近七倍。

  1950年, 日本钢铁工业的生铁、粗钢和钢材已分别达到223万、484万和328万。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大批军事订货,这进一步刺激了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

  日本政府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三次“合理化计划”实现了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上、技术上与美欧先进国家的差距巨大, 特别是生产技术和设备上与美国的差距显著。

  日本政府及时把握住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持时机,从美国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日本的钢铁工业,初步实现了钢铁工业的现代化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政府重点扶植八幡、富士、日木钢管、川崎、住友、神户六家最大的钢铁公司,这些钢铁公司后来都发展成为全世界知名的钢铁企业。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期间, 日本钢铁工业五年共投资1282亿日元合3.6亿美元, 为恢复时期五年设备投资总和的9倍。

  日本钢铁工业这一时期的投资规模与美欧主要产钢国相比还是较低的,仅有同期美国钢铁投资的十三分之一, 不足英国和西德的二分之一,而且主要是依靠借贷,占全部投资的66.7%。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的重点是对原有设备和工厂做改造, 同时增添部分新设备,以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在此期间, 只有川崎制铁公司在千叶地区新建了战后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于1953年建成投产。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时期普钢占投资额的95.8%, 轧钢占普钢的50.4%,而轧钢部门40%资金的又用于冷、热轧带钢轧机的引进。

  1950年到1955年底, 日本钢铁工业的轧钢能力从1270万增加到1598万。

  其中热轧带钢能力从27万增加到148万, 增长4.5倍;带钢冷轧机能力从14万增加到122万, 增长7.7倍。

  通过对原有高炉的改造和扩大炉容, 每座高炉平均生产能力从原来的每天150吨提高到234吨, 增加50%以上;焦比从915kg/t降至711kg/t。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的重点是建设氧气顶吹转炉和大高炉, 并确立“大高炉—氧气顶吹转炉”生产体制, 以扩大生铁和粗钢的生产能力减少对废钢的依赖,同时解决第一次合理化计划后轧钢能力急剧扩大所造成的铁、钢、材三方面的新的不平衡。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期间,日本钢铁工业的投资总额达6255亿日元折合17.4亿美元, 是第一次“合理化”投资的4.8倍。

  日本钢铁工业的投资规模超过了英国和西德的同期水平,他们分别是14.6亿美元和13.2亿美元。

  轧钢投资所占比例重仍然居高,主要是由于轧钢设备造价高,投资虽多也只是购买和更新一些连轧机。

  在第二次“合理化计划”期间,日本钢铁工业最有意义的操作是引进和发展了氧气顶吹转炉。

  氧气顶吹转炉的建设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其建设成本只相当于同样能力平炉的50%-70%, 生产成本只相当于平炉的20%-40%。

  日本钢铁企业当时的资金严重不足, 而且日本国内缺少废钢资源。氧气顶吹转炉的优点正好是投资少, 以铁水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较平炉少用废钢),正好能解决日本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和原料难题。

  虽然当时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尚不成熟,但日本钢铁工业1956年毅然决然地从奥地利引进了这种技术,八幡最先投产。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期间,日本钢铁工业建设了氧气顶吹转炉23座, 其中投产的13座, 年生产能力达485万。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期间,日本共开工建设1000m3以上的大高炉11座。

  建成投产的7座, 最大容积为1657 m3, 日产铁1500吨。这样的高炉有4座。

  大批高炉的兴建和扩建, 又增加了对铁矿石、原煤等钢铁原、燃料的进口量。为此, 日本政府还专门推行了“钢铁港湾扩充计划” ,通过公共事业投资, 积极为钢铁厂疏浚港湾、扩充码毕以及建大型原料运输船。

  通过这次“合理化”投资, 日本钢铁工业基本上完成了对老基地的改造和旧设备的更新, 基本上改变了战前的平、电炉生产体制, 而确立了以高炉—转炉为中心的联合生产体制日本人管它叫“一贯制”。

  日本各大钢铁公司在此期间新建了户烟(八幡)、水江(日本钢管)、和歌山(住友金属)、滩滨(神户制钢)等第一批现代化沿海钢铁联合企业。

  沿海新建联合企业和整个工厂现代化是这次合理化计划的精髓, 具有历史意义。

  前两次“合理化”主要靠对原有钢铁厂做改造、扩建和增加部分新设备来提高生产能力的, 新建钢铁厂只有5个, 规模也都是中小型的。

  第三次“合理化”的重点则是填海造地, 建设年产钢1000万以上的现代化大型钢铁厂,沿海建新厂占去这次“合理化”投资的绝大部分。

  在1961-1970年这十年里, 日本6家(八幡、富士合并后是5家)最大钢铁公司在靠近工业地带的太平洋沿岸, 竞相填海建厂, 共有八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诞生。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期间,日本钢铁工业共投资32,566亿日元折合90.4亿美元,这次投资额为前两次“合理化计划”总合的4.3倍。

  日本钢铁工业的投资规模也超过了西欧煤钢联营六国的总和,其中1966~1970年日本钢铁工业的投资比西德、法、意、荷、比、卢加一起还多40%。

  1970年日本钢铁设备投资达18.9亿美元, 第一次超过美国的17.4亿美元,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钢铁投资国。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日本钢铁工业的重点是建设沿海大型钢铁基地,新建了8个大型沿海钢铁基地。

  这8个钢铁联合企业是新日铁的于界、君津、名古屋、大分, 日本钢管的福山, 川崎制铁的水岛, 住友金属的鹿岛和神户制钢的加古川厂。

  除堺厂外, 它们的规模都在1000-1200万, 都具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

  这些新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部都设计了由大型高炉、大型氧气顶吹转炉、先进的连铸设备和连轧机组以及电子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系统组成的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施, 都有供原料、成品进出的深水码头和现代化装卸设备。

  这些新建大型钢铁企业都是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投产、投产后迅速形成综合能力的作法, 具有规模大、投资省、投产快、效率高的特点。

  到了1970年底, 日本已拥有大型高炉62座,生产能力达7605万/年;氧气顶吹转炉83座,能力达9184万/年。

  10年内新建了30座大型高炉, 几乎都是2000m3以上的。1970年建的水岛厂第三号高炉内容积达3363m3,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炉。

  炼钢方面主要是全力发展氧气顶吹转炉。1970年日本钢铁工业的氧气顶吹转炉实际产钢量也达7385万,这10年基本上完成了从平炉向氧气顶吹转炉的转变。

  在轧钢方面除继续增设厚板、薄板和带钢轧机外, 为改变前两次“合理化”以钢板为中心所造成的型钢生产落后局面,还增设了许多型钢轧机。1970年型钢生产能力达3457万吨。

  通过1951-1970年的三次“合理化计划”,20年里日本钢铁工业设施投资累计达40103亿日元,折111.4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28.5%。

  经过20年持续的发展,日本钢铁工业完成了从炼铁、炼钢到轧钢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根本改变了战前的落后生产面貌,逐步成为全世界钢铁工业强国。

  1、钢铁工业在20世纪50~80年代又一次爆发了技术革命,日本钢铁工业就是趁着这次技术革命的东风崛起并制霸全球的。

  50年代初,全球最大高炉日产量为2000吨左右;到了80年代,全球最大高炉的日产量达到12000吨~13000吨,并且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直到现在。

  氧气顶吹转炉和连铸技术更是颠覆了原来的平炉炼钢和模铸工艺,使得炼钢成本显著下降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钢铁工业各生产环节的显著进步使得新建钢厂相对于老钢铁厂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这是日本钢铁工业称霸全球的技术背景。

  50年代后:澳大利亚和巴西发现了大型铁矿,大量出口铁矿石,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德国的鲁尔区都是著名的钢铁生产区域,这些地区都是依托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

  5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和巴西发现了大规模的优质铁矿并陆续得到开发。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规模之大,使得其能够充分满足全球钢铁工业的需求,而日本钢铁工业正是以此发展起来的。

  日本钢铁工业开创了沿海钢铁基地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充分的利用低廉的海运成本,将原料进口成本压缩至最低。

  西德、英国, 甚至包括美国在内, 战后绝大多数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很少建设新的大型钢铁企业。

  为了实现这种钢铁工业重新布局, 日本政府作出很大努力。政府出资完成填海造陆, 修筑道路, 整备港湾码头, 建筑工厂住宅、通讯设施及工业用水等, 并免除了巨额的地方税收。钢铁厂独家使用的港湾设施费用的一半也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担等等。

  钢铁工业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全球原料供应格局的改变等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过程中,同样不能忽略日本政府的主导作用。日本政府不仅为钢铁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援助,而且在日本引进技术过程中发挥了协调作用,减少了日本企业内部的竞争并降低了技术引进成本。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都开始步入持续的紧缩周期并持续至今。

www.kaiyuncom微信扫一扫,有惊喜